猪脚咔咔
没想到观感这么差,本以为会有意思,可能我和导演不是在同一个世界观察生活,或者对生活的理解有较大偏差。有一种明明自视甚高但又强行自我安慰的拧巴,为什么人生一定要有第三幕作为终点而活在第二幕就是悲惨呢,契诃夫偶数结构的四幕剧就非常好看。如果想要反高潮,或者走生活流强调普通人的存在价值,那最好是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实打实呈现出来,以及不要又写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顿悟,突兀且矛盾。来自身边人的叙述所组成的悼词,一直没有被大大方方念出来过,不客气地讲写出来就一定会露馅,因为这不叫真正介入生活,它仍然只是宣扬的一个概念而已。唯一面目没有那么模糊的殡葬馆朋友,能说出“我们在这里抽烟,打一个成语——人间烟火。你我即人间”的朋友,同时认为“真为你担心你都快四十了”,真的不奇怪吗。